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 » 正文

“心”病不容忽视 科学管理有讲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品创格万词霸屏推广公司     发布日期:2020-12-04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专家提示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将越来越冷,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到来。  “心衰患者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衰高危人群在冬季需要格外注意。除了需留意生活、饮食、运动和情绪,还要懂得科学用药,使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既全面又高效经济。”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汪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心衰患者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高达1.3%,目前至少有1300万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是心衰的高危人群。  “如果

  专家提示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随着冬天的来临,天气将越来越冷,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也随之到来。

  “心衰患者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衰高危人群在冬季需要格外注意。除了需留意生活、饮食、运动和情绪,还要懂得科学用药,使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既全面又高效经济。”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汪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心衰患者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

  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高达1.3%,目前至少有1300万的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是心衰的高危人群。

  “如果心衰控制不佳,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非常差,由于呼吸困难、足踝肿胀、乏力等症状,患者饱受睡不好、动不了、不能爬楼、不能干家务的痛苦。不仅如此,心衰是导致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长期反复的住院治疗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心衰的死亡率也很高,有数据显示,约有50%心衰患者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汪芳指出。

  尽管心衰的危害很大,但大众对心衰疾病的认知并不全面,常常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或感冒等“小毛病”,拖延到最后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专家提醒,如发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浮肿,疲劳,运动能力下降,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头晕,焦虑不安,情绪紧张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科学用药四大建议要牢记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衰患者,治疗方面应当注意什么才能做到既科学又经济,是广大患者关注的话题。

  “心衰用药最好兼具以下特点:第一,可以遏制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第二,能显著减少死亡和住院风险;第三,要成分安全易吸收,无药物交叉反应;第四,最好是高品质医保报销药物,药物经济最大化,减少疾病负担。”汪芳介绍。

  考虑到以上四个择药原则,汪芳建议,对于心衰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是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的创新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以在心衰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同时,长期使用时,它还能够有效逆转心脏重构。

  科学管理让“心”安稳过冬

  除了科学用药外,汪芳强调,在寒冬季节这种心衰容易急性发作的季节,患者更要注重科学的疾病管理。

  “比如,保持情绪相对稳定,心情舒畅,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酒。冬季外出注意保暖,特别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到温度低的地方,更应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坚持锻炼。”汪芳说。

  同时,专家提醒,对心衰患者来说,控制血压非常关键。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病因,而降温时血压容易波动升高,因此坚持用药控制血压,也是对心衰患者的良好保护。此外,预防感冒也很重要,少出门,多休息,避开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出现感冒征兆,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记者 马爱平)

 
 
 

 
按分类浏览
青海 (2942) 西宁 (697) 海东 (707) 县市 (2290)
国内 (10794) 国际 (901) 财经 (365) 房产 (923)
科技 (357) 军事 (114) 娱乐 (491) 体育 (153)
汽车 (365) 生活 (355) 农业 (180) 健康 (241)
时尚 (65) 家居 (62) 旅游 (167) 女人 (52)
美食 (61) 消费 (157) 社会 (51) 文化 (247)
教育 (218) 公益 (101)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