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 李政葳
11月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光明网、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2020政务新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为推进融媒体中心改革发展,建设全媒体人才队伍,座谈会期间举办了大兴区融媒体中心融媒发展智库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并为首批聘用的18位专家委员颁发聘书。
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翟德罡表示,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经过两年来的改革建设,各新媒体平台用户已达600万,2020年各平台阅读量、播放量累计突破30亿次,但在体制机制、全媒体人才建设上还存在短版,在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本次与光明网合作举办座谈会,并成立专家智库,就是希望与同行充分研讨、互通有无,围绕媒体深度融合、政务新媒体创新提出系统、专业的建议意见,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宪颖介绍,首批智库专家18位既有各高校传媒领域理论大咖,也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网等业界精英,专家采用聘任制,并将采取每年召开工作会议,按季度召开阅评会、不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座谈调研等方式开展活动,同时采用开放机制,不断增大智库专家规模。
记者了解到,该智库专家委员会成立,将实现三大功能:一是智力支撑。系统把脉大兴融媒体改革创新,打造有影响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二是培养人才。全方位开展系列培训、阅评活动,为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培养全媒体人才。三是联动策划。围绕大兴区的改革实践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新闻策划,进一步讲好“新国门 新大兴”故事。
“目前,县级融媒体已成为新兴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为各类媒体创造了开放的公共传播平台。” 作为该智库的首批专家,北京市记协主席梅宁华深有感触。他建议,媒体融合的核心是新闻生产能力提高,这对基层媒体发展尤为重要。
同为智库专家的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表示,县级融媒体打造新兴主流媒体,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要在实现宣传、推广功能外,更多地汇聚基于互联网的政务服务“主战场”“主业务”“主渠道”,实现资源云端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具象的场景化服务,以实现供需之间的匹配。
“政务新媒体逐渐呈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等特征。”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说。针对县级融媒体如何做好政务传播,赵子忠建议,“融媒体+政务”应提高服务能力,以突出自身融媒体建设特色。“政府融媒体+”模式将推动政府融媒体成长为数据开放平台、应用自选超市、在线服务窗口、政府品牌营销阵地、社会化协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