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海西片区),有一个叫柏树山的地方。柏树山位于德令哈市以北,西靠巴音河,东临国道315线。这里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古柏郁郁葱葱,山间小溪纵横,生长着被称为“国宝”的青海云杉,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
早上8时,云雾盘绕在山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管理办公室主任达勇和5名森林公安开始整理着装,为新一天的巡护工作做准备。“今年前来柏树山观光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眼下已进入秋冬,森林防火形势非常严峻,巡护就成了我们每天的重要工作。巡护过程中主要是劝阻违规用火的行为,遇到火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达勇说。
平常,三五个巡护员集合到一起进行拉网式排查,每天至少要走10公里的山路。有时候,天刚蒙蒙亮,他们就要上山巡查。
在柏树山森林地质公园20公里处的一座陡峭山下,达勇指着半山腰的几棵柏树说,那是红外相机拍摄到雪豹活动的地方。今年2月在看到有牧民用手机远距离拍摄到雪豹活动的画面后,达勇萌生了近距离拍摄的想法。
“这个地方野生动物经常经过,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入山路径。”达勇指着几个岩羊的脚印说道:“我们猜测雪豹出山捕食可能要经过这里,便在这附近安装了红外相机,非常幸运我们拍到了那只雪豹。”
在达勇的手机里,记者看到红外相机拍摄的雪豹照片和视频。在视频里,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只雪豹在相机附近刨地,动作憨态可掬。
这个红外相机不仅拍到雪豹,还拍到赤狐、岩羊等动物。“这几年巡山,我对这里的环境很熟悉,这里的每条山沟里都能看见野生动物。有些摄影爱好者也在德令哈郊区拍到过狐狸,这说明祁连山国家公园海西片区的生态环境不断好转,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保护。”达勇说。
一年前的一个冬日,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局接到火车站派出所民警电话称,在火车站附近巡逻时救助了一只不能飞行的鹰。民警吴元孝立即前往火车站派出所,确定鹰无明显外伤,但不能飞行,便将鹰带回公安局。经仔细辨认,这只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原雕,民警遂将这只草原雕送往野生动物救助点,待恢复至可飞行后放归自然。
正午时分,阳光已穿透密林,照射在柏树山的小道上。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看见垃圾随手拾起,看见倒桩树木及时处理。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已然成为大家“约定”的习惯动作。
长时间的徒步巡护,队员们已经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在一片空地上围坐在一起休息。
达勇告诉记者,这个季节柏树山滴水成冰,每年冬季都是野生动物生存最脆弱的季节,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森林公安每年都会开展秋冬季“反盗猎”专项巡护行动。巡护员们大多经历过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天气,有时队员们的手脚都会被冻伤。
工作过程中,达勇注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提升实战经验,他深入各辖区开展涉林基础调查工作,与当地群众谈心,一边宣传法律法规,一边与群众联络感情,掌握详实的第一手基础资料。经过细致走访,摸清了辖区范围内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分布区域后,达勇建立了珍稀野生动植物管理档案,为研究保护珍稀物种提供了宝贵资料。
落日的余晖将半边山照得金灿灿的,队员们也踏上了返程路。据了解,队员们每天除了完成巡护、设卡任务外,还会走进学校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讲。
近年来,海西州严格落实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濒危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不断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严厉打击涉及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州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逐渐恢复,野生动物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像达勇一样的护林卫士们,他们甘于平凡坚守大山深处,把最美的年华播撒在林海,用青春、热情守护祁连山,书写着护绿的动人故事。